查看原文
其他

没有学不好的学生PK没有教不好的学生——“沁教育”邀您现场评判!

教育时报 2019-06-24
点击标题下「教育时报」可快速关注


11月1日至3日,河南教育新闻中心、河南教育时报社将在济源市沁园中学举行第14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“沁教育”观摩研讨会。


本次活动系公益性质,对所有与会单位的代表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交通、食宿费用自理。


即日起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加“小育”好友报名后报名,报名内容:“名片发布+您的姓名、单位、手机号码”。同一单位集体报名只报参会人数、留一名负责人联系方式即可。


咨询电话:0371-6635687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371-66323635


主办:河南教育新闻中心 

           河南教育时报社


承办:济源市沁园中学


协办:“教育时报”微信公众平台

           “河南校长”微信公众平台

           河南睿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
扫码加“小育”好友方可报名


教育走得太快,“灵魂”就跟不上了,教育的常态应该是摒弃浮躁、功利,回归教育本真。育人贵在立心,树人重在铸魂,教育是慢的艺术。
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培养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讲究的是春风化雨、潜移默化。然而,这句再熟悉不过的俗语,却往往容易被埋头匆匆赶路的我们所忽视。”在第12届河南教育名片——济源市沁园中学校长卫强看来,教育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本质,浮躁不得,更不能急功近利,走得太快,“灵魂”跟不上了,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

的确,教育是慢的艺术。当这样的理念与校名中的“沁”字相遇,便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。9月28日,记者走进济源市沁园中学,就“沁教育”的话题与校长卫强进行了交流。



Q

教育时报:


看到“沁”,就很容易联想到一系列美好的词汇:沁润、沁人心脾……咱们学校围绕“沁”字做出了大文章。那么,对于“沁教育”,我们该如何理解?这一理念的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?


A

卫强:


“沁教育”理念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实践、总结和积累的过程,这也是我们几代沁中人经过30多年的文化积淀于今天形成的共识。


我们大多数校长和老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,应该是从小多才多艺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学习出类拔萃,直至考上名牌大学,学业有成。但其中一些看似有才干的人,最后锒铛入狱,却成为了近几年很普遍的现象。这应当引起我们教育人的深思和觉醒,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体制存在问题,另一方面说明教育也存在问题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
卫强在第12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上做典型发言


我认为,是因为教育有点浮躁和急功近利,教育走得太快,“灵魂”跟不上了。教育的常态应该是摒弃浮躁、功利,回归教育本真。对教育,我们应该遵循其内在的规律,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性态,慢慢地做、静静地做,不要浮躁、不要功利。


而我们校名中的“沁”字,从水从心,形为渗透之水,意为需要不断潜移默化、渗透沁润。我们心目中的“沁教育”,就是对待学生的成长,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,尊重生命自然生长的性态,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,提倡和风细雨、润物无声的教育。


说白了,我们心目中的“沁教育”其实彰显的就是“慢教育”理念。我们不是一味追求孩子能否考高分,能否快速学会一种特长,而是开始在思维开拓、行为养成、兴趣爱好等方面下功夫,在看似见效较慢的事情上投入精力,为的是孩子将来更加长远的成长。


沁育花开,绽放精彩


我们认为,教育首先是一种成长的教育,应当是为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教育。其次,学校要尊重学生主体,遵循教育规律,3年为孩子30年的幸福人生夯实根基。再次,教育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,因材施教,实施多元发展,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。最后,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,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,从而受用终生。


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,我们又从“沁”字字形本身和变形入手,对“沁”字赋予了新的内涵,她既有“三心”的理解,也有变形后人与五滴水完美融合的诠释。这就要求我们以一颗博爱之心,耐心地教诲、细心地培育,不断把传授的知识、道理化作 “文明、健康、担当、睿智、创新”五股清泉,用和风细雨“沁”化孩子心灵,使他们成人成才,最终把学校办成学生开心、教师安心、社会放心的幸福沁园。


让学生充满自信,走向未来


最后经过不断的挖掘凝练,我们确立了“沁德润智,为幸福人生奠基”的办学理念、“没有学不好的学生”育人理念,以及“办学生开心、教师安心、社会放心的幸福沁园”的办学目标,形成了“静等花开,用心守候别样精彩”的沁文化主题和“敢为人先,追求卓越”的沁文化精神,构建了环境文化、精神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体系。



Q

教育时报:


在“沁教育”理念下,听说我们学校的管理有“三大法宝”,能否分别介绍一下?


A

卫强:


说“法宝”可能有些夸张,但确实对学校稳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


一是沁心育人的“两自一助”沁生工程,即大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、自省教育和小组互助机制。


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,我们努力将“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”打造成为与学校领导班子、家长委员会互为补充、相辅相成的学校“第三管理团队”,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卫生、纪律、两操、归寝等管理中,构建了班级、年级、学校三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,并细化为32个部委、46个管理工作岗位。同时,学校在班级、年级、全校大力实施学生干部“首席执行官”制,由“首席执行官”对一周来的工作对学校进行汇报,并对学校发展上存在着的问题如实反映,以《校“学管会”参政议事本》的形式,在学校行政办公会议上实现学生“参政”“议政”,努力完成由学校统一管理到学校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局面。


研学旅行


在自省教育方面,学校为每个学生统一印制了融每天生活学习反思、每周成长收获总结、每期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“修身作业”,要求每天学生与家长共同填写、每天班级收交检查、每周班级交流评议、每月学校收交普查、每期展评表彰,使“修身作业”成为了学生精进学业、提升修养的不可或缺的成长作业。同时,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,以培养学生文明习惯为出发点,开发《诵读千古经典,传承中华文明》文明素养教育校本课程,开展“好习惯成就大人生”文明习惯养成教育、“内外兼修,以美养德”等系列主题活动,开展了“修身自律,沁育好少年”选拔等活动,使自身教育得到了有效落实。


在小组互助方面,学校建立以课堂学习、素养提升、生活帮扶等为主的三位一体同伴互助共成长育人模式,科学有效地划分小组,大力推广“兵教兵、班带班和谐共进学习机制”,并通过小组擂台赛,金牌小组、进步最大小组评选,激发学生互助合作的积极性,主动性, 从而实现了学生管学生、学生帮学生、学生带学生,全面呈现出了“幸福、融洽、共进”的育人新景象。


集思广益,创意搭建


二是立心铸魂的“一关爱两提升”沁师工程,即关爱教师身心健康,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师德素养。


我们从为教师送温暖、送健康、送快乐着手,持续实施沁师幸福工程,每年花费9万余元为每位教师进行全面健康体检;投入30余万元,修建了集阅览、休闲等为一体的教师书屋;成立“沁园春”教师读书会,为教师购买2000余本专业素养提升的书籍;雷打不动地开展教师“春季踏青”“秋日赏秋”阳光户外活动,并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学者举办心理辅导讲座,引导教师拥有积极的职业态度,为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
诗朗诵《沁园春•雪》


同时,我们围绕“德高业精 、博爱敬业 、包容和谐、尚美有礼”沁中教师形象标准,采取周发现身边好人、月选拔“沁德、沁智、沁能、沁心”之星、年评选“沁德楷模、沁智能手、沁能标兵、沁心标杆”、双年表彰沁中十佳最美教师的方式,大张旗鼓地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表彰,营造出了争先创优的育人氛围,并以“学、考、赛、讲”教师素养提升四字诀为抓手,以智慧校园建设为载体,建立了沁园中学资源库,实现了网络在线教研、教学资源共享,举办了“立标课”和“展示课”选拔、“千名家长进课堂,百名教师大展示”教学开放周等推动教师素养提升的活动,实施了“三注重、三争做、三提升”青年教师培养工程,即注重课堂教学、注重理论研修、注重个人素养,争做学生的引路人、争做教学上的知名人、争做学校的真主人,提升学科教学能力、教育科研能力、班级管理能力,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了迅速提升。


老师在教同学们操作3D打印机


三是凝心聚力的“第二管理团队”三级联动工程。


我们本着“跳出教育看教育,走出沁中找办法”的治学理念,不断完善班级、年级、学校三级家校委员会,健全“家校恳谈会、发展通报会、决策协商会”及“家长义工义教”机制,采用“每周一管、两周一课、每期一展、每期一会”家校互动共育工作法,让家长通过进班听课、到食堂就餐、与教师座谈、向学校反馈建议等方式,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。各班建立了“沁园春园丁帮扶”QQ群、微信群,为学生、家长搭建了在线答疑的有效平台。学校通过“千名家长进课堂,百名教师大展示”家校联盟、家庭教育月末大讲堂、百名教师访千名家长等途径,努力把家校委员会打造成与学校领导班子优势互补、功能互补、作用互补的“第二管理团队”,实现育人效果最优化。学校也荣获了河南省五好关工委、河南省先进家长学校等称号。



Q

教育时报:


教育界有句名言广为流传,那就是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。而咱们学校却将“没有学不好的学生”作为学校的育人理念,是基于怎样的思考,又是如何实践的呢?


A

卫强:


我们提出“没有学不好的学生”,其实是从孩子玩游戏受到的启发。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——现在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多了,对上面许多游戏都是“无师自通”,甚至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,没有老师教,玩得比大人都好。这是什么原因?说好学生是“教”出来的,就有些过于夸大教师的作用了,其实好学生更多是“学”出来的。


学生宣誓:我志愿做一名文明优雅的好学生


另外,我们还注意到,一些学困生进入中学以后,自信心更加不足,部分老师包括家长也慢慢有放弃的心理,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。对此,我们提出“没有学不好的学生”,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,增强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。


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所收获的不是取决于教的多少,而是取决于学的多少。我们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潜能,只要为孩子多创设成长舞台,不断激发孩子内因,从兴趣、动机、方法、习惯等方面引导,改变学生评价方式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、学有所成。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注重个性差异、落实全面发展,让每个学生都有通往成功的途径。


课程是最好的载体。我们围绕“沁课程”,开发了“沁德”“沁能”“沁智”“沁心”四大课程,分别对应学生品德、能力、知识和心理健康的培养。尤其在沁能课程方面,我们开设了涵盖体育、艺术、科技三大门类,包括机器人、舞蹈、棋艺、书画、篮球等40多门社团课程,为不同学生搭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“脚手架”,促进了学生的自由生长、自主发展。同时,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、体育节、科技节、读书节、美心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为学生搭建了实现自我、放飞梦想的舞台,使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更加灵动、饱满。


愚公移山群雕处集体诵读《愚公移山》


另外,我们以培养学生文明习惯为出发点,实施了“沁育花开,绽放精彩”“沁育好少年”评选,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,让友善互助、勇于担当等文明习惯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,涌现出了大批崇德向善、奋发有为新时代好少年。


“静待花开,用心守候别样精彩”,这是我们不变的信仰和永恒的梦想。尽管我们在“沁教育”的探索征途中,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,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篮球特色学校、全国足球特色学校、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河南省文明校园、河南教育名片学校、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、河南省创客教育示范校等一系列殊荣,但在新时代教育的新征程中,我们将继续带着“沁教育”的追求,慢慢地用心做教育,静静地守候不一样的精彩,为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夯实根基。


体艺文化节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



来源:《教育时报·新闻周刊》

作者:张利军 李战兵


版权声明: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“教育时报”。

 

往期精彩推荐



◆评不上职称会死吗?一一校长这么问,你该怎么答?


◆你没有见过孩子的这一面 | 当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——


别忘了扫码加“小育”好友报名去现场哟~


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

↓↓↓↓

觉得不错,请点赞↓↓↓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